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节选自《奉献者的人生之路——读<播种>随感录》
 
居里夫人说:“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冈松庆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到如今我在世上已度过了77个春秋,不管怎样,确实给大家添了许多麻烦,对大家给予的各种关怀和帮助,我一定努力予以报答。
 
话虽不多,却感人肺腑。我们有幸遇上了今天社会给予的长寿机遇。在夏商时,人的平均年龄不超过18岁,秦汉时仅为20岁,东汉时为22岁,唐代时为27岁,宋代时为30岁,清朝时为33岁,民国时期为35岁。新中国建立后,人均寿命迅速增长:1957年为57岁,1981年为68岁,1985年为68.79岁。社会进步使人均寿命延长。冈松先生在谈到生死的问题时写道:
 
说到自己的死,如果到70岁就离世而去,今后想干的事情未能如愿,势必会感到遗憾。但已经过了70岁,超过了人们的平均寿命,即使死了,也未必可惜。所以我对死是无所惧的。当然这种想法是真是假,不到临死的时候是体验不出来的,也许到时还会说,我还想活下去。这的确是人的共性,但是,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我会更坚强地生存下去。这里想举个例子说明,比如说,一个人打算在世上活75年,而在76岁的时候曾死里逃生,那或许他会为自己能多活一年而感到幸运呢。反过来讲,某个人准备活到76岁,突然在75岁的时候死神降临,这样他必然很是烦恼。由此可见,由于人们的认识和想法不同,对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关键的是,生活在世上就应该始终保持着全力投入的精神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也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问题的大半。”所以,凡是有成就的人,多数都是由探索新的课题而走向成功。当然,这还需要保持热情,不断向新的目标奋进。
 
冈松庆久先生在80高龄的晚年,仍是大志不减当年。他说:
 
想成为有钱的人或者想当官掌权,这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无可非议。然而,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逐步地归还所得的一切,奉献之心不可忘记。
 
现在,我自己所能干的事情就是为世上善良的人们读书知理做点服务,我将为此拼命地努力。
 
这就是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冈松庆久先生的诺言,他已经实践了多年。他无私地资助中国和一些国家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自己却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出门或骑自行车,或挤公共汽车,节衣缩食,衣服、鞋总是缝缝补补,一穿数十年,而把自己的积累,用以实现他的为他人和社会做奉献的事业。他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投我以李,报之以桃”的思想原则,实践着他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