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飘香忆故人

水稻飘香忆故人

——记“友谊奖”获得者日本专家原正市
 

 
前年金秋,笔者陪同日本东京大学陈肇斌教授前往河北承德,访问原正市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在承德隆化县张家营镇河东村的农田里,一家人正忙着收割。问起收成如何,笑答又是一个丰收年,亩产肯定超千斤,要感谢原先生啊!原正市先生已故去5年,但路边的“原正市先生示范田”依然书写着隆化人民对他的感激,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依然诉说着他的故事。
 
洗脚的故事
 
1917年8月28日,原正市先生出生于日本爱知县,10岁时举家迁到北海道。1934年大学毕业后,原正市就职于北海道农业试验场。正是在这里原正市先生研究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
 
每当问及原先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来中国工作,他都要讲一个洗脚的故事。
 
1979年6月,原正市作为日中农业交流协会访华团的副团长随团访华,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6月26日,访华团在雨中参观了素有“粮仓”之称的辽宁铁岭水田。当时,原先生脱下鞋,光脚下到水田中,弯腰捧起泥土观察。看完水田后,全体团员都到公社办公室休息时,只有原先生一人被领到另一间屋:墙边是一个长条凳,地上一个脸盆盛着洗脚的热水。一位40多岁的男子笑着请他把脚放进盆中,立即用手为他洗脚。原先生急忙打手势婉拒,对方仍坚持给他洗脚。随后一位妇女面带笑容地递给他一条全新的毛巾,请他擦脚。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人民生活还很艰难,擦脚弄脏了一条新毛巾,原先生很是心疼。
 
两个中国人的深情厚谊令原先生十分感动,他萌发了到中国传授水稻栽培技术的想法,他要帮助中国农民提高产量。回国后,原先生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从孤军奋战到遍地开花
 
1981年末,日中农业交流协会与中方签订协议,决定派原先生以水稻栽培技术指导志愿者的身份前往中国。1982年4月,原正市先生从东京出发,经北京到达黑龙江。
 
水稻栽培试验田选在黑龙江海伦县东太大队。原先生的试验工作一开始便碰上了难题,东太历来采用直播方式种植水稻,原先生的旱育技术要移栽插秧,势必会增加劳动量,试验田的中方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旱育试验。从此,中方只做直播的工作,原先生一人进行旱育试验,孤身奋斗。
 
5月3日,原先生揭开旱育秧床的塑料薄膜,虽已发芽,苗长得并不好,有的甚至枯死。原先生分析是苗床土壤肥料不均造成的,希望浇水能够降低肥料浓度,但为时已晚,第一次旱地育秧失败。原先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但原先生立即借来农具,自己动手整理土地,制作秧床。5月4日,再次育秧,但已经比原计划晚了17天。在原先生自己制作的秧床上,秧苗长势很好,育苗成功,但数量较少,不够原试验计划的15亩地用,这令原先生很苦恼。关键时刻,海伦县科委主任李元玺解开了原先生的心结,“种植面积大小没关系,只要能增产就行,秧苗够一亩用也行。”李元玺的一席话解开了原先生的困惑,不必踯躅于暂时的试验面积,能否增产才是关键。原先生立即组织男女老少20人,浇田、翻田、碎土、平田。由于东太一直是直播,农民不会插秧,他先下到水田,示范如何插秧,讲解插秧要浅。3天的时间,原先生育的稻秧共移栽插秧4.5亩稻田。
 
稻田长势良好,原正市先生却因疲劳过度和不适应当地农村的饮食,患上了中毒性痢疾,住进了海伦县医院。6月出院后,原先生回到东太,看到郁郁葱葱的稻田,不禁热泪盈眶。秋天收割,旱育稀植试验田平均亩产576公斤,直播田亩产252公斤。旱育稀植栽培的水稻产量比海伦县原最高亩产高出一倍。全县震动了,农民们奔走相告,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将成倍增加。试验田水稻丰收了,原正市先生的体重整整降了8公斤。
 
随后的几年,原正市先生一直在黑龙江从事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推广,旱育技术在这片黑土地上遍地开花。据黑龙江统计局资料,1982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060千亩,水稻平均404斤,稻米总产量461千吨。1997年种植面积20953亩,平均亩产920斤,总产量6425千吨。种植面积增加6倍,亩产翻番,总产量增加13倍。1986年,黑龙江省授予原正市先生荣誉市民称号,1997年又授予他重大科研成果奖。
 
从华北到江南
 
在河北省引进办的邀请下,从1989年开始,原正市先生到河北省指导水稻栽培。河北省选定任丘、滦平、隆化三个试验点。1989年末,原正市先生为三地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他特别强调一定要按照要求制作育秧的秧床。
 
但因为秧床准备得不充分,任丘和滦平的试验田都没有成功,唯有隆化育出了合格的秧苗,特别是东河村在老支书张洪阁带领下,做出了优质秧床。但隆化县的秧田却出现碱性土壤引起的腐枯病,原先生和隆化县技术员崔宣伟共同研究,在苗床周围挖排水沟,用灌水压碱的办法攻克了腐枯病。
 
秋天的隆化鉴定会上,试验田亩产超过600公斤。隆化县技术员崔宣伟说:“在旱育方法之前,我曾用过多种增产措施,但产量一直难以突破500公斤,原先生传授的旱育技术使隆化水稻亩产上了一个大台阶,为滦河两岸农民造福啊。”隆化县河东村的张洪阁,更是坚持旱育,结合当地特点,不断完善栽培技术,他种的水稻连续多年亩产达800公斤,被称为中国的“原正市”。
 

原正市(前左) 在河北隆化,前右为中国“原正市”张洪阁
 
原正市先生在河北传授旱育技术时,湖南省引进办就邀请原先生到湖南传授技术。湖南已在长江之南,属温暖地区,与东北、华北气候相差很大。原先生犹豫了,因为日本学术界认为,旱育只适合像北海道这样的寒冷地区。但原先生还是决定试试。
 
就这样原先生又在湖南长沙办技术培训班,试验田选在长沙附近的浏阳。湖南的试验田一切顺利,秋天测出产量,每亩增收50公斤,节省费用40元。随后,旱育在四川、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进行推广。尤其是广东三水市的二季稻田采用旱育方法,试验田的亩产高达841公斤,是全国之最。
 
中日荣誉
 
原先生曾多次获得中日两国的奖项。
 
我国的主要奖项有农业部授予的中国农业奖、国家外专局授予的友谊奖、国家科委授予的国际合作奖、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的荣誉证书等。1992年2月,在人民大会堂,田纪云副总理代表李鹏总理授予原正市先生由李鹏总理亲笔签字的荣誉证书,这是迄今为止由国家总理签署表彰的唯一一位外国专家,是我国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奖励。在中国工作的20年间,原正市先生还曾受到我国多位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原先生获得的主要日本奖项有外务大臣奖、北海道社会贡献奖、北海道新闻社产业经济奖、岩见泽市贡献奖等。原正市先生还在1992年12月接受了日本天皇的召见,这对日本人来说是一生最大的荣誉。
 
1992年12月25日,日本驻华使馆在北京举行盛大的欢迎会,日本天皇和皇后在这里召见了原正市夫妇。
 
天皇:“指导水稻栽培是在北方吗?”
 
原正市:“最初在黑龙江,增产之后,在华北、华中、热原正市(前左)在河北隆化,前右为中国“原正市”张洪阁带广东推广,至今已在全中国推广,中国的30多个省,我去过22个。”
 
天皇:“非常辛苦是吧!”
 
原正市:“确实辛苦,特别是气候、水土不适应导致生病,但看到丰收的喜悦,辛苦就荡然无存、忘在脑后了。”
 
天皇问原正市的夫人节子女士:“总是一起来吗?”
 
节子:“仅这次一起来中国,我一直在北海道的家里,由中国约请超过两周的一共有4次。”
 
皇后:“水稻栽培你教了些什么?”
 
原正市:“旱育主要是培育小苗。”
 
两座铜像
 
原正市先生向我国传授旱育技术,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中日友好的使者,中日两国友谊的真正基础在人民之间,在人民心中,这才是持久永恒的。1995年,经外交部批准,军事博物馆著名雕刻家程允贤无偿为原正市先生制作了两座铜像,一座送到日本,一座留在中国。
 
1996年6月28日,向日本岩见泽市赠送原正市塑像的仪式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原先生在致答谢辞中说:“1982年从黑龙江开始推广旱育技术,这些年所取得的成果,是中日共同努力的结果。”最后,原先生激动地说:“今天我可以挺起胸膛说,我是一个幸福的男人,终生无悔。”在场许多人听后都热泪盈眶。
 
接受铜像时,原先生79岁,已经走遍我国25个省、151个县,访华40次,累计在华工作1522天。
 
1996年8月28日,原先生生日的那天,铜像在岩见泽市原先生的母校农业高校举行揭幕仪式。随后在1997年9月2日,另一座铜像的揭幕仪式在长沙举行,铜像就放在了长沙的中日友好公园。
 
在长沙举行揭幕仪式期间,原正市先生见到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并请教袁先生对旱育技术的看法。袁隆平认为自己研究杂交育种,原正市先生从事栽培技术,二者是不同的领域,旱育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新突破。
 
生活小事
 
1991年后,原正市先生来华次数增多,每次他都要拖着箱子辗转千岁空港、羽田空港,再到成田空港转机,十分不便。于是,原先生只随身背一个背包往返于中日之间。回日本前,他把下水田穿的长筒胶鞋、工作服等送到我的办公室,寄存起来,等下次来华再用。我办公室的铁皮箱成了原先生的寄存处。走存来取,我和原先生见面的次数更多了,有时也就在我的办公室谈工作。原先生是唯一直接到我办公室谈工作、而未按规定在会议室接待的外国专家。
 
一次,我陪同原先生去隆化,去时他带上了一条大浴巾,原以为他是洗澡用。晚上我们住在隆化县招待所,我走进他的房间,看见他把大浴巾包在被头上,原来是县招待所的被子霉味太大,原先生就这样自己想办法克服。我又问他还有什么不便,他说床躺下就很难爬起来。原来是招待所好意为他准备了软床,但床中间的弹簧已坏,凹下去了,人躺下去就很难起来。我赶紧和招待所联系换了张硬床。
 
原先生来中国时已经64岁,在中国工作的20余年,几乎也是和病魔抗争的20年。早在1986年,原先生就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初用口服药控制血糖,后口服药失效就注射胰岛素。1994年原先生切除了前列腺,大病未愈,就带着导尿管来到了中国。随后原先生又被确诊为肺结核、早期肺癌。
 
2002年7月,原先生又一次来到中国,我专门陪同他到承德隆化县。当时原先生脚疼得厉害,已不能上下楼梯。在承德访问时,他曾说,“作为外国专家,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华了。”可惜当时我并没能理解原先生的意思,后不久传来消息,原先生被确诊为骨癌,10月病逝。
 
后来,我再次去日本时才得知,2002年原先生身体每况愈下,他似乎有所预感,提出还想到中国去一次,节子夫人满足了他的心愿,当时原先生回日本时几乎是爬着回家的。
 
21年间,原正市先生来华60余次,为中国各地传授旱育技术,本应含饴弄孙的晚年都奉献给了中华大地。
 

 
 
 
资料来源:《国际人才交流》2007年08期 28-30页
转载时间:2013年06月12日